众所周知,幼儿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仿佛身上安装了小马达,一刻不停地在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特别好动”的孩子小明。
小明是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别的孩子还在玩积木时,他已经拿着球在教室里四处奔跑,时不时还撞到桌子或小朋友。老师经常调侃说:“小明的运动细胞一定是太多了,以至于他的其他细胞都休眠了。”
不过,好动并不是小明的全部。他其实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每当老师拿出新的玩具或教具时,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瞪大眼睛,认真听讲。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好奇心很快就被体内的能量所淹没,变成了“好奇心三分钟,好动一整天”。
小明的妈妈也为此头疼不已。她常说:“这孩子在家也是,一刻不闲,给他买的那些拼图、乐高,他玩了没几分钟就嫌无聊,又去玩别的了。”尽管如此,她也没有放弃,尝试各种方法来引导小明,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精力。
在幼儿园里,老师为小明制定了一个“动静结合”的计划。每当小明表现出特别活跃时,老师就会带他去做一些需要安静的活动,比如画画、拼图或者听故事。刚开始,小明并不买账,但慢慢地,他开始发现,原来安静的活动也有趣,可以让他专心地做一件事。
除了学习上的调整,老师还和小明的家长沟通,建议在家里也进行一些类似的尝试。比如,为小明设置一个“安静角”,里面放着他喜欢的书、拼图和画具,让他在家也有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而是学会了控制自己的精力,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安静。当然,偶尔他还是会“复发”,但只要提醒他,他就会立刻调整自己,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小明的妈妈也为我们分享了她的一些心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应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要求他们。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好动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地释放自己的精力。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引导,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动静自如”的小天使。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幼儿个案分析:好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