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部独特的书,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都被一种固化的观念所束缚——那就是“孩子要听话,要乖”。这种观念,就像一把无形的锁,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牢牢地锁住。
有一天,我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一群孩子嬉戏玩耍。突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大声地告诉我:“阿姨,你看,我发现了一只蜗牛!”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那只蜗牛正慢慢地挪动着它的壳。我笑了,心想,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他们总是能看到我们忽略的,发现我们以为不存在的。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想象的世界。他们总是问“为什么”,总是对未知充满好奇。而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答案,而忽略了孩子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我们总是告诉孩子“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却很少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表达的世界。他们会在你生气时给你一个拥抱,会在你难过时给你一个微笑。而我们,往往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你要坚强,你要勇敢”,却很少问孩子“你需要什么”。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创造和想象的世界。他们会用积木搭建一个城堡,会用彩笔画出一个彩虹。而我们,往往用“太乱”、“太幼稚”来评价孩子的作品。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你要按照我说的做”,却很少问孩子“你想怎么做”。
但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孩子,是否真正尊重孩子的个性,是否真正关心孩子的情感,是否真正鼓励孩子的创造?我们总是以成人的视角来评价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们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孩子,如何理解孩子,如何支持孩子?
我想,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情感,支持他们的创造。
比如,当孩子告诉我们他发现了一只蜗牛时,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观察蜗牛,一起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当孩子给我们一个拥抱时,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回应,告诉他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关心和爱。当孩子用积木搭建一个城堡时,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城堡的设计,一起分享他的创意和想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真正了解孩子,真正支持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他们的好奇心,保持他们的情感表达,保持他们的创造力。
所以,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发现孩子的世界,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情感,用心去支持孩子的创造。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部独特的书,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世界,值得我们用心去发现,去珍惜,去保护。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发现孩子,教育探索与感悟随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