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世界里,他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可是,当提及“分享”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时,许多小班的孩子却显得有些迷茫。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玩具、自己的零食,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这不是减少了自己的“拥有”吗?这种反常识的认知,正是我们这篇教案的出发点。
一、引入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游戏开始这节课。比如,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气球。然后,我们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玩一个“气球接力”的游戏。当音乐响起时,他们会传递气球,但当音乐停止时,手里有气球的孩子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孩子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游戏很刺激,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中招”。但是,当他们意识到,为了游戏能顺利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将自己的气球传给下一个人时,我们就自然地引出了“分享”的概念。
二、理解分享
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带来的小玩具或者小零食。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拿出自己的宝贝,但那些愿意分享的孩子,会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和感谢。
我们可以问那些分享的孩子:“你为什么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玩具或零食呢?”他们可能会说:“我觉得这样很快乐,看到大家玩我的玩具,吃我的零食,我也很高兴。”
三、体验分享的快乐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分享故事会”。每个孩子都可以带来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不仅可以听到许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从同伴的故事中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和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他们可能会发现,原来,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可以带来双倍的快乐。
四、总结和延伸
课程结束时,我们可以问孩子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我们学到了分享是快乐的,当我们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时,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友谊。”
为了让孩子们将这种快乐延续下去,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家里也尝试和家人分享,看看是否也能得到同样的快乐。
五、家园合作
最后,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幼儿园里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分享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请家长在家里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分享机会,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总之,分享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懂得分享、乐于分享的快乐小天使。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小班社会《分享快乐》教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