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总有那么多的“不可能”,而大人却常常用“你做不到”来提前为孩子下结论。但是,当一个五岁的孩子告诉我,他长大想做一个修鞋匠时,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为什么想修鞋呢?”我好奇地问。
“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穿鞋子,但鞋子总是容易坏,如果我能修好鞋子,那大家不是都很开心吗?”
我哑口无言,原来,这么小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为别人着想,已经有了为社会贡献的意识。
我常常想,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创新,去尝试那些在大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修鞋匠”。
一天,我在给孩子们讲《丑小鸭》的故事,当我讲到丑小鸭因为长得不好看,被所有人排挤时,小明突然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丑小鸭不是不好看,只是和大家不一样而已。”
我一愣,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年纪小,就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教育,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更是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让我们为这些未来的“修鞋匠”们,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环境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成长点滴,共享教育心得》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