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近期,日本媒体一篇名为“本田和日产要如何战胜比亚迪?”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探讨了本田和日产如何应对来自比亚迪的强大竞争。
文章指出,本田和日产计划就业务整合展开磋商,背后原因是日产经营的不稳定性以及如何应对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2018年,日产前会长卡洛斯·戈恩被捕后,公司提出了“新月”构想,即三菱商事收购法国雷诺持有的日产约一半股份,使日产得以重新启航。在此期间,日产曾考虑与本田或美国通用汽车合作,以摆脱雷诺的控制。然而,尽管日产与雷诺建立了平等关系,其经营状况仍然不明朗。2025年4月至9月,日产的合并营业利润锐减了90%。
与此同时,中国的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400万辆,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本田和日产,而在过去五年中,其销量更是增长了10倍。
文章引用了《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的理论,指出电动汽车已经打破了续航里程短、价格高的固有观念,这一变革促使本田和日产采取行动。特别是本田,这个一直以闭门主义为特色的公司,现在也开始改变策略。
如果算上日产旗下的三菱汽车,本田和日产的全球总销量将达到800万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公司加入这个“800万辆俱乐部”。然而,800万辆并不是胜利的象征,而只是进入新时代的“门票”。例如,欧洲的斯特兰蒂斯通过合并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等公司形成了拥有14个品牌的庞大集团,但其最近的表现并不理想,这说明简单的合并并不能带来竞争力。
日本媒体指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推出新款车型,并且得到了政府的补贴支持。此外,中国企业采用了数字化的开发和制造方法,实现了快速的技术飞跃。这些企业的新车上市时间比传统企业缩短了三分之一,并且在欧洲、东南亚和南美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
最后,文章提出,本田和日产能否实现令人震惊的技术飞跃(“蛙跳”),正在受到考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日媒热议,本田日产如何抗衡比亚迪?合并非万全之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