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腹、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区域开放度高、开发强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宁波市域范围内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段化、岛屿化现象日益频繁,自然生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给本地各类野生植物的种群延续带来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宁波市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省、市相关要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开展全市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他们逐步摸清了植物资源家底,科学开展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象鼻兰等本地珍稀濒危旗舰物种得到了有效抢救恢复。
宁波市林业技术专家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首次查明了宁波市野生、归化及露地常见栽培维管植物家底,其中野生植物191科847属2183种。调查期间,他们发现了15个植物新分类群和59个省级以上地理分布新记录种,编著出版了《宁波植物丛书》(共8卷)和《宁波珍稀植物》专著。2023年,《宁波市植物资源系统调查与特色资源挖掘》成果荣获第十三届国家梁希林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宁波市林业发展中心技术团队,着眼于重点区域植物专项调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首次开展四明山区域宁波市林场范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专项调查。
通过对83条样线、11个样地的系统调查,他们基本摸清了调查区域内国家重点保护及特色野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他们发现了2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记录了772个珍稀植物分布点,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全国极小种群物种小勾儿茶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华顶杜鹃是目前全省已知种群数量、分布点最多的集中区。新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桧叶白发藓,并调查到过山蕨、米心水青冈等区域特色物种24个,其中越豆藤、钟观光蓟为宁波市分布新纪录。
为了填补象鼻兰在宁波野外的分布空白,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两年先后在不同海拔、不同树种附生及不同朝向适应性等条件下,在四明山、天童、宁波园林博物院(江北)和宁波植物园(镇海)开展了象鼻兰的野外回归试验,成功回归了400余株象鼻兰苗木。
此外,宁波市林业发展中心在象山南韭山岛本岛及附近岛屿建立了圆头叶桂原生地保护监测样地,并开展了播种、扦插、嫁接和组培等种苗繁育试验,成功培育了2000余株圆头叶桂苗。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华顶杜鹃种苗繁育技术,累计抚育200余亩,培育播种苗约2万株。
除此之外,宁波市还开展了普陀鹅耳枥、水松、银杉、百山祖冷杉等3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收集保育工作,在四明山、镇海(植物园)建立了30亩种质资源库,为林木良种选育与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宁波科学技术保护濒危野生植物取得阶段性突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