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州的天气格外宜人,60岁的黄阿姨抓住这个机会,为全家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忙碌过后,她坐在椅子上,却立刻感受到了腰痛。作为长期腰痛患者,她以为是自己这次大扫除太累了,便贴上了膏药,没放在心上。
然而,这次腰痛的情况却愈发严重,腰痛范围特别大,翻身也变得吃力,两天过去了也不见好转。去医院检查后,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经检查和拍片,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骨科杨晟兴主治医师告诉黄阿姨,她的胸椎骨折了。黄阿姨感到非常诧异:“我一没摔,二没受伤,怎么会出现骨折?”
杨晟兴解释道,黄阿姨有着严重的骨质疏松,导致骨头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这种情况下,仅轻微的外力如用力坐在椅子上、大力咳嗽等,都可能导致压缩性骨折。
因黄阿姨拒绝手术治疗,杨晟兴为她采用保守治疗,嘱咐她伤后一个月内要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后佩戴支具再逐步起床,同时,服用药物补钙。杨晟兴也提醒黄阿姨,她的骨质疏松较为严重,需要开展长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日常生活中要记住放慢动作,做事做家务都要轻轻柔柔的,避免再次发生骨折。
目前,黄阿姨虽有点轻微“驼背”,但症状与疼痛已有所缓解。
杨晟兴告诉记者,骨质疏松病人常遭遇“安静的骨折”,比如脊柱压缩性骨折,这类骨折发生的时候往往没有伴随车祸、殴打、跌倒等情况,通常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或只遭受了轻微力量便导致骨折。同时,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因为这种“低能量”骨折发生“隐蔽”,不少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错过了骨折的最佳治疗,造成骨折加重、驼背、畸形或者骨折压迫神经等严重后果。
其中,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最常发生在脊柱,胸腰段又是最经常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部位。腰痛是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后最常见的症状,在翻身起身或长时间站立坐着的时候加重,负重后疼痛会加重,夜深人静时更为明显。但疼痛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有些疼痛不敏感的老人,甚至觉得和平常的腰痛没有区别。
驼背是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的另一个结果,这导致身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出现肌肉的痉挛、劳损、疼痛,还可能因为胸廓的变化导致呼吸受限,因为腰椎的压缩性骨折导致腹部的症状,如便秘、腹胀等等。
那么,哪些人群易遭遇“安静的骨折”呢?
首先,绝经后、更年期女性或50岁以上男性是重点人群。其次,经常吃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镇静药和抗抑郁药等人也需要注意。此外,长期吸烟、酗酒;长期足不出户、不晒太阳、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伴发骨质疏松的人群,如慢性肾衰患者长期低钙,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慢性肝病等,都是“安静的骨折”的潜在受害者。
这些人群日常要定期检查自己的骨密度,如果怀疑遭遇了“安静的骨折”,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诸如DR、CT、MRI等相关检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安静的杀手”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增强骨质,预防骨质疏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并注意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均衡,饮食结构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咖啡、浓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育锻炼,强健肌肉及骨骼,但需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及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等;定期骨质评估,定期就诊骨科门诊,完善相关检查评估骨密度情况;及时予以药物干预,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钙片及其它促进钙质吸收的药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安静的骨折”,享受健康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女子做完家务突然骨折,医生提醒,这种痛千万别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