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射干,又名金扁担、蝴蝶花、萱花,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名贵的中药材。它拥有清热解毒、降气祛痰、散血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流感,同时也是名贵的花卉品种,主要出口于外贸市场。由于近年来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被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日益紧缺,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因此,人工种植射干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一、植物学特征
射干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茎直立,高50~120 cm。叶扁平,呈2列嵌叠状广剑形,长25~60 cm,宽2~4 cm。总状花序顶生,二叉分枝;蒴果椭圆形,长2.5~3.5 cm,具3棱,成熟时3瓣裂。种子黑色,近球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二、生物学特征
射干多生于林缘、山坡草地、草原、田野旷地,且大部分为海拔较低的地区。射干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以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肥沃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为宜。射干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在气温25~35℃、光照时间长、地温高、降水充足时生长旺盛,在-17℃低温及40℃高温条件下也能存活。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三、种植技术
- 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壤,以pH值5.6~7.4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为宜。在种植前翻耕1次,施入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和饼肥作为基肥,耙平后用床机做畦。
- 种植:在辽宁丹东地区,春播通常在4月中下旬进行,秋播在10月末进行。春播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越冬后取出,保持湿润;待种子30%~40%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加强管理,及时浇水,保持畦土湿润,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和幼苗生长。
- 中耕除草和培土:射干春季出苗或移栽成活后,要中耕除草,使土壤表层疏松,防止土壤板结,利于植株生长。每年11月植株枯黄后,结合中耕除草培土1次,将沟内的细土培在根际周围,利于植株顺利越冬,防止倒伏。
- 追肥:根据射干生长状况,每年追肥3次,分别在4月、7月及秋冬季中耕后进行,其中春夏以复合肥为主,秋冬季可施农家肥,同时增施磷钾肥,促根茎膨大,提高产量。
- 排水和灌溉:如苗期遇干旱情况,要及时适量灌溉。苗高达10 cm后,可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或不灌水。射干怕水涝,雨季要提前挖好排水沟,及时排出地里积水,以防根茎腐烂。
- 摘薹:在射干的生长期内,除留种外,其余植株抽薹时须及时摘薹,使其养分集中供应根茎生长,利于增产。
四、病虫害防治
射干病害主要是锈病、根腐病,虫害主要为蛴螬、钻心虫等。
- 病害:锈病多于秋季发生,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同时在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20%萎锈灵或65%代森锌。根腐病多发生于春夏多雨季节,防治方法:选用1∶1∶12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 虫害:蛴螬主要咬噬根茎,可用90%晶体敌百虫防治。钻心虫幼虫孵化后钻进幼嫩的新叶取食,防治方法:在越冬孵化盛期,喷0.5%西维因粉剂;5月上旬幼虫危害叶梢期间,可用50%辛硫磷乳油喷雾;6月上旬,在幼虫入土前,用90%晶体敌百虫喷雾防治。
五、采收加工
射干种子繁殖的植株生长3年后才能收获。在11月下旬,植株茎部和叶子开始枯萎时即可收获。刨出地下根茎,除去茎部和叶部泥土,晒至半干状态,将根须全部搓掉,再晒干、晒透。
六、效益分析
每667 m²成本包括地租、肥料、种子、机耕、机播、机收和人工等费用,合计3450元。产值按每667 m²产射干150 kg,单价70元/kg计算,合计10500元。这样,每667 m²利润可达7050元。
种植射干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射干种植前景广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辽宁丹东射干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深度剖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