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金狮社区的村民老李,因为在家熏制腊肉,被社区收取了200元的“熏腊肉教育管理费”。这事儿一经曝光,网友们立刻炸开了锅,纷纷质疑这收费是否合理。
视频加载中...
2025年12月24日晚上10点,四川广安市协兴镇金狮社区发生了一件事。广安区的村民老李(化名),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按照四川的传统习惯,提前买好了五花肉准备熏腊肉。这是为了过年时家人团聚能吃到自家熏的腊肉,而且孩子们出外打工也能带上几条自家的腊肉,毕竟家乡的味道无法替代。

老李开始了他的熏腊肉准备工作。腊肉要用烟慢慢地熏制,不能用明火,这样才能熏出那种特别的香味。许多人连熏腊肉用的柴火都特别挑剔,因为这一切都关乎腊肉的质量和味道。

然而,老李的熏腊肉计划还没进行多久,家门口突然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几个社区工作人员站在门外。他们自称是因为看到老李家冒出炊烟,推断他在家中熏腊肉。社区的人很快就告诉老李,按照规定,私自在家熏腊肉是不允许的。如果想要熏腊肉,必须前往指定的环保熏制点进行。

在四川广安,一个65岁的老人家在自家的露台上熏腊肉,却被社区工作人员给插上一脚。老人心里疑惑,自家熏点肉也能惹事?感觉天都要塌了!
社区的工作人员不但帮忙把火灭了,还告诉老人家,在家熏腊肉居然违规,得交200元罚款作为“教育管理费”。老头子心里虽然百般不情愿,但情况摆在那里,只得乖乖交钱。

他还得亲手写了一份保证书,承诺自己不再犯,上头还得盖上红手印。老人根据要求填写了姓名、地址、身份证号,还得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份保证书字斟句酌,显示了老人的无奈。

200块钱的罚单也不是随便开的,据说是教育管理费,但收据上连个官方章都没有,就一片空白。这就让人觉得这钱给得冤枉,像是白交了。老人家的保证书还正规呢,红手印一个都不少,这收据倒好,连个公章都没有,直接就是一张废纸。

网友们一知道这事,立马炸了锅。有的说这罚款得由正规执法部门来,社区哪来的权力这么横?自家熏腊肉也要被罚,这政策是不是有点太狠了?老人家做错了什么,熏块腊肉也要遭这样的罪?

网络上这件事一爆出来,火得很。当地官方也没拖拉,赶紧回应了:
他们让老村民写了个保证书,说以后不私自在家熏腊肉了,不然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后来,感觉事情闹大了,索性把那200块也退给老人了。这操作,虽然没造成多大实际损失,但这让人感觉不光是钱的问题,简直就是在侮辱人。

网上的各路神仙也是议论纷纷,争论得不亦乐乎:
- 那些集中熏制点收费多少?谁知道?
- 其实老人家一年熏的肉,污染还不如工厂一个月的排放呢,你信吗?
- 有法可依,那就得依法行事。既然罚了,得有法律依据,退款是不是说明原来罚款就站不住脚?
- 劝导可以,罚款就太过了吧,四川过年哪家不熏点腊肉!
- 200块就够了?罚20000万得了!


这些评论可谓是五花八门,有调侃的,有认真分析的,也不乏一些夸张的玩笑。总之,这件事不仅仅是200块钱那么简单,背后反映的是一整套文化和传统的冲突以及现代环保的压力。

一位河南的网友说,他们村现在连烧火做饭都不让了。开始还觉得自己在家熏腊肉太过分,谁知道还有更离谱的,连做饭都管。

这政策不让在家自己熏腊肉,我也觉得有点奇怪。看到《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环保熏制的通告》,还特意强调是免费的,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自己费劲熏呢?后来看到一个四川本地网友的经历,我就明白了。

这网友说:“终于爆出来了,我们去年就这样了,有的罚五百,说是环保熏制,其实一点也不环保,油都直接排到雨水管道里了,熏出来的肉味道也不行。” 原来,那些所谓的免费环保熏制点,环保做得不到位,腊肉品质还不行。这下明白了,村民们为什么不愿去那熏肉。既不方便,路上耗时间,熏出来的腊肉还不好吃,如果是我,我也宁愿在家自己熏。

镇政府出面解释了,他们发布了一份通告《关于开展2025年度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环保熏制的通告》,明确规定禁止个人或单位在指定的环保熏制点以外的地方自行熏制腊肉。

因此,即便是在自己家里,这位60岁的村民也不能私自熏腊肉,必须得去政府设定的环保熏制点。如果不遵守,就要被罚款200元,意在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

所以,老人不但交了200块“教育管理费”,还得自己写个保证书承诺不再在家熏腊肉。
这里我有个小疑问,既然叫“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环保熏制”,字面上的意思是在广安主城区内,居民如果想熏腊肉,必须得去那些政府指定的环保熏制点,而且不需要支付费用。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在这些指定的地点熏腊肉,政府才不会收费呢?

这次事件不仅仅是因为罚款而引发关注,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和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之间找到平衡。想想看,熏腊肉这件事,对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做一道菜那么简单,它承载着浓浓的家乡味道和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期待。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怎样在保护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这个事件同时也反映了村民的坚持与政府的自我反思。虽然一开始政府的处理方式可能过于直接,甚至显得有些武断,但通过这次事件,政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最终选择了反思和调整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方的理解和包容。
这次对话和调整过程,其实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沟通。在这样的互动中,大家都在探索如何在尊重和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能接受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规则和需求。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一起为构建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村民熏腊肉被罚200元并要求写保证书,当地回应,系教育管理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