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游翠彤 2025-01-31 未命名 310 次浏览 17个评论

自林彪在外逃途中坠机身亡后,“接班人”问题就成了毛泽东的一块心病。要知道,林彪死的这年,毛泽东年已79岁了。可谁做接班人的问题,却还未被确认。

毛泽东的爱将林彪,曾被认为是最佳的接班人人选,林彪接班还被写进了党章。可谁能想到,等不及的林彪竟为了早点接班,于1971年9月8日下达了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仅5日,林彪就在外逃时遭遇飞机失事身亡。

林彪的叛变,寒了毛泽东的心。寒心之余,毛泽东也终日忧愁新的接班人人选问题。这可是大事啊, 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就在毛泽东忧心接班人问题时,“王洪文”这个名字出现在了毛泽东的脑中。王洪文和林彪是截然不同的人,他极其年轻,有一腔热血,所以敢想敢做。

王洪文

毛泽东之所以想到王洪文,是因为三年前国庆时,他曾在听了张春桥的引荐后,接见过这个青年。当天正是1968年10月1日,这是王洪文第一次到北京,他作为上海工人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国庆观礼。

当天的王洪文非常激动,他被盛大的国庆典礼感染了,他激动还因为:他是当天所有上海工人代表团成员里,唯一单独被毛泽东接见的人,这次接见,让王洪文有点受宠若惊。

见到王洪文后,毛泽东先是问了他的出身,王洪文照实回答,说自己:“贫农出身,16岁就参军了,参加过抗美援朝,转业后在上海棉纺织十七厂工作,现在负责工总司。”

王洪文没有告诉毛泽东自己曾因为家贫,被寄养在较富有的亲戚家并做了喂猪娃。那个年代的贫农出身,多半都做过各种各样的短工、长工。他不说,毛泽东也能猜到。

听到王洪文的回答后,毛泽东非常满意。毛泽东在听到他如今的工总司职务后,问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问:“那么,你现在是工人身份,还是工总司干部身份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如果王洪文回答是“工人身份”,那他就是不堪大任,因为很明显他现在是领导岗位,回答是工人,等于忘了自己的领导身份;而如果王洪文回答是“工总司身份”,那他很明显就忘本了,这样的人同样不堪大任。

王洪文在十七厂工作时的办公室

所以,这个问题,绝对不是选择题。王洪文怎么回答的呢?答案颇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他想了想后说:

“我在上海革委会工作,同时兼着工总司的领导,不过每周都会回棉纺织十七厂参加劳动。”

毛泽东听到这个答案后,眼睛亮了一下,他看着眼前年轻的小伙露出了微笑,他非常满意这个答案。在毛泽东看来,这个答案说明王洪文不仅能担起干部的责任,同时也不忘劳动锻炼,能积极主动和工人阶级在一起。

而在任何时候,都能和工人阶级站在一起,这正是毛泽东一直提倡和期望的。毛泽东因为这个答案,而对王洪文有了几分赏识。

正是在这次会见后不久,王洪文担任了新成立的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很明显,毛泽东想提拔他,但此时的毛泽东并没有透露自己想让王洪文做接班人。毕竟,当时林彪还活着。

想到王洪文后,即毛泽东得知林彪事件的第二天,毛泽东以最快的速度秘密接见了王洪文,并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协助南京军区抓捕了林立果小团体的成员,及王维国和陈励耘。王洪文非常清楚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出色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对王洪文的表现相当满意,接下来,就是更进一步的考察了。

九一三事变后的第二年,王洪文被从上海调到了北京。期间,毛泽东经常让周恩来多提点提点王洪文,言辞间,已经有了几分想将他定为接班人的意思。就在被调入北京一年后的中共十大上,王洪文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以及政治局常委和军委常委。他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无名小人物,成了仅次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第三人。

王洪文、毛泽东与周恩来

所有的机会里,都蕴藏着危险。毛泽东深知自己对一个年轻人如此提升会有风险,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劝王洪文多读书。

王洪文一辈子做的事比普通人多得多,可读书却很少,这自然与他早年家境贫寒有关。

王洪文7岁时,被父母送到姨父家养猪。每天他看着表兄背着书包上学、下学很是羡慕,表兄做功课时,他经常忍不住在旁边看几眼。有一次偷看时,姨父发现了,于是便嘲讽他说:“你看得懂?还是放猪去吧。”

王洪文从那以后,对读书就有些抵触了。以至于后来即便有机会认字,他也提不起兴趣。直到王洪文16岁那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了一名通信兵,他才开始在部队里学习文化知识。王洪文参军的五年半时间,对文化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他也终于不再抵触读书识字了。

可王洪文学文化知识太晚,几年学习下来,也只是能读书识字而已,他能看懂简单的字,太复杂需要费脑子想他就不行,至于文言文,那对他来说就形同天书了。

王洪文

毛泽东是最懂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发现王洪文文化知识是短板后,他并未觉得有啥,在强者的逻辑里:一切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毛泽东做好了手把手去教王洪文的准备,他甚至为王洪文亲自甄选书籍。很快,中央办公厅给他送去了马、恩、列、斯、毛的著作。

有一次,毛泽东还语重心长地对王洪文建议说:“你一定要去读一读《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

王洪文把这句话听进去了,可《后汉书》是古文,当时的书都没有翻译,这可怎么办呢?于是,王洪文不得不找到了朱永嘉教授,请他为自己解释解释《刘盆子传》。

朱永嘉是个聪明人,他一听毛泽东让王洪文读的内容,就猜到了毛泽东想借此跟王洪文传递的信息。但这事关政治, 他不好多嘴,于是,他便只按照王洪文的要求,将《刘盆子传》的意思给他讲明白了。

刘盆子是东汉时人,本是汉高祖刘邦之后,可其家族因王莽篡汉而遭不幸,他和哥哥们流离失所,后被赤眉军俘虏。期间,他一直放牧,且与放牧的一群人嬉戏玩耍。

刘盆子15岁那年,突然被拥立成了皇帝。一个放牛娃成了皇帝,刘盆子读书太少,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他每日仍旧和以前放牧时的小伙伴厮混在一起,丝毫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后来,一直做傀儡皇帝,无法掌握实权的刘盆子,其赤眉军被西汉另一称帝的宗室刘秀打败,他也跟着投了降。

最终,昔日的皇帝刘盆子落了个因病双目失明,靠均输官地生活的凄惨境地。

王洪文书读得不多,但他却也是会想问题的人,他听朱永嘉说到这里,立马就明白毛泽东让他读《刘盆子传》的原因了:这个人和自己非常像,都是放牧出身,却一跃成了大人物。

朱永嘉清楚:毛泽东的本意,是想劝告王洪文,让他不要重蹈刘盆子的覆辙。

刘盆子的悲剧根源在哪儿?根源在于:他做了皇帝之后,还和以前的放牧伙伴玩儿,这是不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就是不堪大任。

朱永嘉清楚的,王洪文却未必清楚。他在听朱永嘉讲刘盆子时,一直竖着耳朵听着,既不发问,也不发表看法。朱永嘉很无奈,他并不知道王洪文是否真正懂了。从后来王洪文的表现来看,他应当没有看懂刘盆子,因为:他后来的一步步,完全是重蹈了刘盆子的覆辙了。

毛泽东当时实际除了看出王洪文不读书的毛病外,还看出了他有和江青、张春桥等人越走越近的趋势。他在提醒王洪文,自己大任在身,当不断学习,并找好自己的同行人,切不可被“放牧伙伴”带偏。

江青等

在用刘盆子提醒王洪文的同时,毛泽东还委托周恩来好好培养、考察王洪文。可以说,毛泽东的确是真心将王洪文当接班人培养的。可惜,后来的王洪文却不断地让毛泽东失望。

王洪文本来就因资历浅而无法服众,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拼命学习,并奉行低调做人的原则处事,可他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就在周恩来宣布王洪文担任中央副主席的提议时,所有人都既震惊又沉默,没人信服他,许世友甚至直接跳出来说:“副主席一个就可以了”。言外之意是不赞成王洪文上去。

若是一个真正能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人,定不会因为许世友跳出来反对,而对他有看法。相反,能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人,会在事后痛定思痛,做深刻反省,并在之后更加低调为人处世。

可王洪文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他因为许世友曾反对他当副主席,而在1973年的八大军区对调会上,毛泽东让他点名时,第一个就点到了许世友。

“点名”本是毛泽东给王洪文的一次历练,可王洪文却根本没清楚这里头的深浅。要知道,这次点名目的,是为了让各大军区司令互相对调,而达到整顿军队的目的。这事,原本就不是容易事。想想,这样大的调整,本就会让一些人产生畏难思想,得极其顾全大局、守纪律、识大体,才会愿意“对调”。

王洪文本就缺乏政治头脑,书更是没读多少,他自然看不懂这其中的深浅。他甚至还想借着这次点名,来给许世友一个“下马威”。于是,他一上来,第一个就点了许世友。

王洪文做梦也想不到:他这个副主席点了“许世友”的名字后,下面根本没有人回应。王洪文抬头看向会场内的许世友,却见他脸色铁青,两眼看向天花板,根本不理会他王洪文。

面对这种境况,王洪文有些慌张,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是副主席,你不应,我就跟你杠。于是,他壮了壮胆,又大声喊了一声“许世友”。许世友见他如此,一股无名火腾地上来了。他直接将茶杯往茶几上一嗑,这一声响,在寂静的会场显得格外刺耳。

王洪文彻底慌了,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的毛泽东一言不发。王洪文这才感受到: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们是多么地“不好惹”。

许世友

打破这尴尬局面的是周恩来,他亲自拿来花名册,从许世友以外的其他司令员开始点名。将军们听到周恩来点名,一一响亮应答。这景象,与刚刚王洪文点名时的境况,截然相反。

毛泽东在此后不得不认定一个事实:王洪文哪怕有周恩来带,有自己亲自教,也难堪大任。不说别的,他根本就无法服众啊。

而在这之后,王洪文接见外宾时闹的笑话,则更加让毛泽东失望。原来,因为他一直没看书,加上学习也不够,在接见外宾时,他竟不知该说什么,憋了半天,他和外宾竟只聊了吃的,实际的内容半句没谈。

左一为王洪文,中为毛泽东

后来,相关人员将王洪文会见外宾的细节都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长叹一口气,他进一步认清了一个事实:王洪文没有治国安邦的基本素养。

某种程度上,王洪文连刘盆子都比不上,刘盆子心地善良且有自知之明,可他王洪文……

没错,王洪文越来越给毛泽东“没有自知之明”的感觉。他最大的“不自知”在于:他被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带跑偏而不自知。

就在1974年12月23日,江青两度向毛泽东要权、告状失败后,派王洪文出场。王洪文和周恩来分别乘两架专机飞抵长沙。毛泽东见到周恩来时本非常高兴,可一见王洪文,他劈头盖脸就怒斥道:“不要搞四人帮,团结起来,四个人搞在一起不好!”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王洪文吓了一跳,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当即表态说:“以后不搞了,不搞了。”毛泽东还当着王洪文的面和周恩来提到了邓小平,他直接指着王洪文说:“邓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王洪文)强。”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对王洪文非常不满意了,可王洪文却仍旧在第二天支支吾吾地说出了江青要他说的话:要权,同时告状。毛泽东当着周恩来的面再度批评王洪文说:“你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是要摔跤的。”

毛泽东接着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这话,实际是针对江青对周恩来重病后说的:“周恩来病重,已不适宜再当总理,四届人大要另外任命新总理。”

毛泽东动了肝火,他对王洪文说:“我几次劝你,不要几个人搞在一起,你总是听不进去!这一次,你既然来了,就多住三天,好好想一想,写个书面检查给我。”

王洪文吃了一惊,也是从这时候起,他确定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已经完全动摇了。而此时,“四人帮”的地位也急转直下。

1975年2月20日,王洪文写信给江青,提醒江青“不要搞上海帮”。但这种提醒,仅仅是因为王洪文认识到再搞“上海帮”、“四人帮”将大事不妙,而并非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这是“错误”。

王洪文的“不自知”注定:就算毛泽东多番提醒、批评,他也不会回头走到正道上来。随着周恩来、毛泽东的相继去世,王洪文在“四人帮”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就在毛泽东去世后不久,王洪文等“四人帮”加快了“文官夺权”步伐,开始着手准备武装叛乱。 同时,“四人帮”还打着毛泽东的旗号打击反对力量,一时间,政治局的斗争进入白热化。四人帮甚至还为此捏造了“毛主席临终遗嘱”。

然而,黑夜终究会过去,经历了黎明前的黑暗后,华国锋、叶剑英等采取“非常手段”解决了四人帮。

叶剑英与华国锋

所谓“非常手段” 就是不打招呼,直接将“四人帮”抓起来,先斩后奏,然后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四人帮的末日将近,可他们都未察觉到,他们被眼前的平静麻痹了。沉浸在“大好形势”中的王洪文,甚至还在10月2日这天着急忙慌地拍了“标准照”。

那日,王洪文总共拍了114张照片,其中穿便装、中山装的53张,穿军装的16张,办公照片21张,室外单人照24张,直把临时叫来的摄影师杜修贤累得够呛。

当摄影师问他为何如此急着拍“标准照”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开追悼会用啊。可见,当时的王洪文就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王洪文拍摄的准备“上台”用的标准照

10月6日,注定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天,当天,仍在暗中调兵遣将的四人帮全部被捕。第一个落网的人是张春桥,第二个就是王洪文。

相比其他三人,王洪文是唯一一个被捕时挣扎了一下的人。当行动组的几个卫士在怀仁堂的走廊里把他扭住时,他一边大声喊叫:“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一边拳打脚踢,拼命反抗。

华国锋念了“决定”,内容和张春桥的一样:

“王洪文,你不顾中央的一再警告,继续拉帮结派,进行非法活动,阴谋篡党夺权,对党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中共中央决定,对你隔离审查,立即执行。”

这已是最后时刻,可王洪文依旧没有认清形势,不得不说,当年毛泽东让他看《刘盆子传》当真是看到了他的本质了:他一直没有自知之明。

华国锋念完“决定”后,王洪文竟突然大吼一声,挣开警卫人员扭缚,像发怒的狮子一般伸开双手,由五六米远的地方向叶剑英元帅猛扑过去,企图卡住叶帅的脖子。

可惜,警卫猛冲上去将他扑倒,并死死摁住,给他戴上了手铐。

怀仁堂

直到被隔离审查期间,王洪文才逐渐把一切的形势认清楚。这多少因为他的妻子和家人始终未和他搅和,他们更未因他做官而沾过任何光,他的妻子崔根娣甚至还差点被他抛弃。王洪文被隔离审查期间,他们都曾去探望他。

王洪文在隔离期间有了时间思考,他终于明白了毛泽东昔日对他的良苦用心,清楚真相的他也看清了江青等人的真实嘴脸。

1980年11月26日,四人帮公审现场,认罪态度极好的王洪文出庭指证江青,审判人员问:“谁指使你去长沙向毛主席汇报邓小平和周恩来的活动的?”王洪文答道:“江青下的指示。”

王洪文

王洪文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王洪文后来被关押在秦城监狱,期间,其妻子崔根娣经常在重要节日带着子女前来探望他。他和妻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定要让孩子们多读书。”崔根娣明白,丈夫终于懂了自己吃亏在哪儿了。

长期在悔恨中的王洪文,心情一直非常低落,他终日在狱中长吁短叹、愁眉苦脸。没多久,他就得了肝病,一病不起。

1986年起,王洪文就离开了秦城监狱,住入了公安部所属的北京复兴医院,他和张春桥住在同一幢病房大楼。

1992年8月3日,王洪文因肝病亡故,时年57岁。

王洪文

相比与他命运极其相似的刘盆子,人刘盆子至少得了善终,可他却落了个未能善终的下场。不得不说,毛泽东当年是一眼就看出了王洪文的问题,他不仅看到了问题,还直接给了解决问题的药方。可惜,这个药方,王洪文拿到了手,却始终因其“苦口”而未服下。

王洪文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已被注定……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本文标题:《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有 17 条评论,310人围观)参与讨论
网友昵称:代晓淳
代晓淳游客 沙发
03-23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落差令人唏嘘。😭
网友昵称:栗淳洋
栗淳洋游客 椅子
03-23 回复
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这条奋斗之路可谓是充满了波折与挑战。
网友昵称:由琪睿
由琪睿游客 地板
03-25 回复
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故事👍仿佛上演了一部真实的命运大剧!
网友昵称:单爱婧
单爱婧游客 4楼
03-25 回复
很难从感慨机遇社会的、毋诚举一同苍白显示出 发展到天网恢廓以彰大恶者的惨痛结局!😅🚓🏰🌆
网友昵称:宫婷硕
宫婷硕游客 5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经历真是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沦落。🤔👎
网友昵称:卫春树
卫春树游客 6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经历真是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落差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昵称:藏戟贤
藏戟贤游客 7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落差令人唏嘘。😔💔
网友昵称:鲁钧桀
鲁钧桀游客 8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经历令人唏嘘。😭💔
网友昵称:卓诗其
卓诗其游客 9楼
03-25 回复
一手遮天,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网友昵称:滕钰宇
滕钰宇游客 10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真是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堕落历程🔽👎🏼👏👀
网友昵称:刃欣宇
刃欣宇游客 11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落差令人唏嘘。😭
网友昵称:鞠蓓西
鞠蓓西游客 12楼
03-25 回复
放猪娃的年代虽过去了,人生百态瞬息间历变万千 ,不知道能不能唤醒一位成熟的好反思内心还有奋斗目的的人生不该苟且淹没到阴影世界里![沮丧]
网友昵称:楼小金
楼小金游客 13楼
03-25 回复
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这个令人惋惜和心痛的变化❗️
网友昵称:伦金庆
伦金庆游客 14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的人生经历真是跌宕起伏,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落差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昵称:边文星
边文星游客 15楼
03-25 回复
王洪文,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再到深渊的跌宕人生💯
看似成功的起点实则是个迷失在权力诱惑中的落寞旅者。😮
网友昵称:藏灿轩
藏灿轩游客 16楼
03-25 回复
从放猪娃到接班人,又经历了深渊般的跌宕起伏…👍🚶‍♀️。,愿宽容与新生伴他未来!
网友昵称:严嘉鑫
严嘉鑫游客 17楼
03-25 回复
放猪娃的励志故事最终落幕于深渊之中,曾经的接班人成为了惨痛的教训。💔🤔
Top